pH電極,也稱為pH探針和pH傳感器,是PH計中與被測物質(zhì)接觸的部分。它是一種測量電極電位以表征pH值的裝置。 測量水溶液的pH值通常有兩種方法,比色法(pH試紙和比色杯)和電位滴定法。電位法可以實現(xiàn)連續(xù)在線測量和過程監(jiān)控,并且可以獲得準確、可重復的pH值。能斯特方程是pH電極測量的核心理論。 PH測量屬于原電池系統(tǒng),其作用是將化學能轉(zhuǎn)化為電能。該電池的端電壓稱為電極電位。該電位由兩個半電池組成,其中一個稱為測量電極,另一個稱為參比電極。 隨著溫度的升高,潛在值會增加。溫度每升高1℃,電位將變化0.2mv/perpH。pH值方面,第一pH值每1℃變化0.0033pH。 也就是說,對于20~30℃之間和7pH左右的測量,不需要對溫度變化進行補償;然而,對于溫度> 30℃或< 20℃且pH > >8pH或6pH的應用,必須補償溫度變化。 因為酸度計電極測得的介質(zhì)濃度和污染的雜質(zhì)不一樣,需要清洗干凈才能下次使用。為了保持電極的測量精度和活性,下面對電極膜表面不同雜質(zhì)的附著情況進行分析。 電極清洗雜質(zhì)主要包括以下清洗情況: 1.一般污垢:3% ~ 5%鹽酸,用高壓水(< 689.476 kPa)沖洗; 2.油或油脂:異丙基乙醇(耐磨乙醇)、甲醇,以及其他能去除特殊油脂的溶液; 3.堿性條件下工作的PH電極:W = 5% ~ 10%的鹽酸溶液和W = 3% ~ 7%的硫酸;濃鹽酸和磷酸的混合溶液; 4.酸性條件下工作的PH電極:W = 5% ~ 10% (> 56℃)的熱堿性溶液;W = 5% ~ 10%鹽酸;W = 2% ~ 3%氫氟酸; 5.硫酸鹽和碳酸鹽:W = 5% ~ 10%的鹽酸;濃鹽酸和磷酸的混合溶液;亞硫酸鈉和連二亞硫酸鈉的混合物;6.二氧化硅或粘性物質(zhì):W = 2% ~%氫氟酸;由于酸度計電極極其精細,清除粘在酸度計電極上的污垢需要足夠的耐心,清潔過程中要使用合適的安全裝置。選擇合適的清潔溶液可以使這項工作更容易。清潔時,將電極浸入清潔溶液中至少5分鐘,以便清潔介質(zhì)可以滲透污垢。清洗電極兩次是一種有效的方法。首先,將電極浸泡在酸或堿溶液中。浸泡過程中,用軟毛牙刷刷電極,去除污垢。然后選擇一種溶劑進行清洗。之后,沖洗傳感器,并將其浸泡在清水或鹽溶液中(KCl)。保持其活性靈敏度,延長電極的使用壽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