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、二氧化氯 1 二氧化氯的物化性質(zhì)是怎樣的?? 二氧化氯(ClO2)是一種黃綠色氣體,性質(zhì)極不穩(wěn)定,與氯一樣的刺激性氣味,毒性比氯要大,相對密度為2.4。二氧化氯在常溫下即能壓縮成液體,并很容易揮發(fā)。二氧化氯很容易爆炸,溫度升高、暴露在光線下或與某些有機物接觸摩擦,都可能發(fā)生爆炸,而且液體二氧化氯比氣體二氧化氯更易爆炸。在空氣中的體積濃度超過10%時或水中二氧化氯濃度超過30%就會發(fā)生爆炸。二氧化氯易溶于水,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倍,但ClO2不和水起化學反應,在水中極易揮發(fā),在光線照射下容易發(fā)生光化學分解。貯存在敞開容器中的ClO2水溶液,ClO2含量會下降很快。因此,二氧化氯不宜貯存,最好現(xiàn)場制取和使用。市場上銷售的商品穩(wěn)定二氧化氯溶液,多為無色或略帶黃綠色透明液體,二氧化氯含量一般在2%左右,而且要加入一定量的特制穩(wěn)定劑(如碳酸鈉、硼酸鈉及過氯化物的水溶液或二乙烯三胺五亞甲基膦酸等),但運輸和儲存時仍要注意避開高溫和強光。因此,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時,最好在現(xiàn)場邊生產(chǎn)邊使用。二氧化氯殺菌后生成無毒物質(zhì),對環(huán)境水體沒有污染。 2 使用二氧化氯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?? 在水處理中,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一般為0.1~1.5mg/L,具體投加量隨原水性質(zhì)和投加用途而定。當僅作為消毒劑時,投加范圍是0.1~1.3mg/L;當兼用作除嗅劑時,投加范圍是0.6~1.3mg/L;當兼用作氧化劑去除鐵、錳和有機物時,投加范圍是1~1.5mg/L。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,其輸送和存儲都要使用防腐蝕、抗氧化的惰性材料,要避免與還原劑接觸,以免引起爆炸。采用現(xiàn)場制備二氧化氯的方法時,要防止二氧化氯在空氣中的積聚濃度過高而引起爆炸,一般要配備收集和中和二氧化氯制取過程中析出或泄漏氣體的措施。在工作區(qū)和成品儲藏室內(nèi),要有通風裝置和監(jiān)測及警報裝置,門外配備防護用品。穩(wěn)定二氧化氯溶液本身沒有毒性,活化后才能釋放出二氧化氯,因此活化時要控制好反應強度,以免產(chǎn)生的二氧化氯在空氣中的積聚濃度過高而引起爆炸。二氧化氯溶液要采用深色塑料桶密閉包裝,儲存于陰涼通風處,避免陽光直射和與空氣接觸,運輸時要注意避開高溫和強光環(huán)境,并盡量平穩(wěn)。 3 二氧化氯的制備方法有哪些?? 二氧化氯的制備方法有很多種,在水處理行業(yè)中,一般用氯、鹽酸或稀硫酸與亞氯酸鈉或氯酸鈉反應的辦法生產(chǎn),還有使用次氯酸鈉酸化后與亞氯酸鈉合成二氧化氯的。反應式分別如下:2NaClO3+2NaCl+2H2SO4→2ClO2+Cl2+2Na2SO4+2H2OCl2+2NaClO2→2ClO2+2NaCl5NaClO2+4HCl→4ClO2+5NaCl+2H2O10NaClO2+5H2SO4→8ClO2+5Na2SO4+4H2O+2HClNaClO+2HCl+2NaClO2→2ClO2+3NaCl+H2O使用氯和亞氯酸鈉合成二氧化氯時,先調(diào)制pH<2.5的氯水溶液,再和一定量的10%亞氯酸鈉溶液一起進入反應室,在反應室中充分混合和反應,生成二氧化氯。理論上,每10g亞氯酸鈉加3.9g氯,可生成7.5g二氧化氯。為了防止未起反應的亞氯酸鈉被帶入水中,通常要加入比理論值多的過量氯。 其他方法與上述方法的操作基本類似,為保證反應過程的安全性,酸和氯酸鈉或次氯酸鈉都配成水溶液,也都是要加入過量的酸,以提高氯酸鈉或次氯酸鈉的轉(zhuǎn)化率。生成的ClO2溶液可按照合適的投加量直接加到水中進行消毒。國內(nèi)市場上有許多使用電解法生產(chǎn)二氧化氯的設備,但實際上,這些設備制造的所謂二氧化氯至多是二氧化氯和氯的復合物,不可能徹底解決氯類消毒劑會產(chǎn)生氯代烴的問題,而且已經(jīng)有使用復合二氧化氯時發(fā)生爆炸的事例。
|